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

墨西哥美食饗宴








作者: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 陳小雀

與墨西哥駐台文化辦事處處長夫人Madama Cecilia私交非常好,不必諱言,請她來演講墨西哥美食是我個人的私心。雖然我每年至少去墨西哥一次,而每回必大啖墨西哥美食;但是,在行政、教學、研究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,就想吃酪梨醬泥減壓。因材料之故,在台灣要做好墨西哥菜並不容易,嚐遍了台灣的墨西哥餐廳,總覺得少了一味,難以盡興,惟有Madama Cecilia的手藝才能為我解饞。
沒有官夫人架子的Madama Cecilia,不僅詳細介紹墨西哥美食歷史,更紆尊降貴,親手為拉研所師生做羹湯。所謂寓教於樂,今日的饗宴我們品嚐了三道傳統墨西哥菜,也我們見識到悠悠的美食歷史!
1.cocktel de camarones 涼拌蝦仁
2.tostaditas de tinga 脆餅雞絲
3.guacamole 酪梨醬泥
4.tequila 調酒

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

切‧格瓦拉: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故事

書名:切‧格瓦拉: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故事

本書共收錄了二篇專文和九篇論文。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故事,一曲永的革命之歌,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集結不同觀點,建構出一個完整的切‧格瓦拉

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

馬拉度納 最愛切格瓦拉、卡斯楚

林咸思推薦影片
拉研所第14屆所友暨所友會副會長



馬拉度納,切格瓦拉,卡斯楚這三位世界聞名人士的名字為何會連在一起呢?
在即將推出的紀錄片中「馬拉度納:庫斯杜力卡球迷日記」,會為我們揭曉這三者之間的關係.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已經有越來越多機會能接觸到拉美的電影,音樂,文章等等.從拉美傳來的熱情文化,豐富了我們生活. 有機會的話,不妨放下手邊繁忙的工作,偷個閒,進電影院看看電影.享受享受我們所熟悉的拉丁美洲.



【聯合報╱記者項貽斐/台北報導】


你知道阿根廷「足球之神」馬拉度納最崇拜的人是切格瓦拉和卡斯楚嗎?你知道名音樂家菲利普葛拉斯當過計程車司機和水電工嗎?最近接連推出的兩部傳記紀錄片「馬拉度納:庫斯杜力卡球迷日記」與「菲利普葛拉斯12樂章」分別披露兩人不為人知的生活與內心世界。
曾在1986年世足賽中以「上帝之手」為阿根廷隊贏得致勝關鍵球的馬拉度納,是兩屆坎城金棕櫚名導庫斯杜力卡心目中的英雄,而「馬拉度納:庫斯杜力卡球迷日記」則是庫斯杜力卡以粉絲身分向馬拉度納致敬的作品。在這部前後耗時約兩年半拍攝的紀錄片中,庫斯杜力卡跟隨馬拉度納遠赴阿根廷、義大利等地,兩個左派份子透過足球成為知己。
面對鏡頭,馬拉度納細述他如何從9個孩子的貧困家庭,靠天才與苦練成功成名,又在福克蘭戰爭、美國勢力介入中南美洲等背景下,有如民族革命英雄般反英美資本主義,到了中年更染上毒品險些喪命。
現代音樂家菲利普葛拉斯以現代歌劇「沙灘上的愛因斯坦」成名,也因「楚門的世界」、「時時刻刻」等電影經典配樂享譽國際。在電影「鋼琴師」導演史考特希克執導的紀錄片「菲利普葛拉斯12樂章」裡,以18個月的時間跟隨菲利普葛拉斯遍訪他的家人、朋友、工作夥伴、心靈導師,不但看到這位音樂大師如何創作音樂,也看到他學氣功、下廚做披薩、與兒子玩耍的日常生活。

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再談校友回娘家



作者: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 陳小雀

學校一年舉辦兩次校友返校活動,一次是校慶日校友回娘家,另一次是春之饗宴。已經不記得參加多少次的校友返校活動了,但依稀記得拉研所所友在校方一系列活動結束之後,曾在所辦吃便當喝珍珠奶茶,也曾到水源街火鍋世家大啖涮涮鍋,還有在大學城Casa享用套餐……
今年,11月8日校慶正好是嫁娶的黃道吉日,每次必到的 Mario卻因吃喜酒而缺席,還有Inés、Paloma、小雁也一樣各自參加親朋好友的婚禮。久違的忠憲和Ricardo,剛從尼加拉瓜回來的Juan,也從巴拿馬回來的Manolo,即將去瓜地馬拉的博斯,已經是Office Ladies的Sabu和Aurora,還有所友會會長Julian…… 我們十多人在大學城的「躲起來」吃義大利餐,直到下午四點半才離開餐廳,大伙意猶未盡乾脆回到所辦,繼續煮酒論劍。
在離開「躲起來」時,回頭瞄了一下餐廳招牌,原來店名取自義大利文「Dolce Vita」(甜蜜的生活)!願大家皆過著甜蜜的生活!

2008年11月8日 校慶暨校友返娘家

顏永翰
拉研所第13屆所友暨所友會會長
現任職於華騰科技



昨天天氣悶熱,儼然夏日,怎知今日天氣驟變,狂風暴雨,但仍不減大伙返校參加校慶。慶祝活動之後,拉研所所友移師到「躲起來」聚餐,「躲起來」名字取得好,拉研所第3、5、11、13、15、16、17屆的所友就在這個躲起來的小天地遠離外面風雨,度過快樂的下午時光。

2008.10.10-10.20緬甸行








林宜融,拉研第15屆所友
現任職於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救援組


今年10月去了一趟緬甸。在11天的工作行程中,除了在仰光省和鄰近的勃固省之外,也前往伊洛瓦底省近出海口的「拉布達」地區,同時搭船到附近幾個村落,訪問5月份受到「納吉斯」風災影響後回到當地生活的居民。
  由於伊洛瓦底江貫穿伊洛瓦底省(後簡稱為伊省)各地,使當地長年來富有「魚米之鄉」的美名,並且讓該省成為緬甸最大的糧倉。









我們在沿途見到的住處多是就地取材建成的茅草/高腳屋。
  為了較深入當初受創嚴重的地區,在當地合作單位的安排之下,我們從仰光驅車前往伊省拉布達。這段大約兩百公里的路程,平日當地人若選擇水路約莫費時兩天一夜,若搭乘客運也要一整天的時間。由於合作單位的安排,我們非常幸運地只花十個小時就抵達目的地。
  在緬甸的幾天裡,隨處可以觀察到緬甸人的善良,不管是在屋內、屋外,人們經常能找到「奉茶」的地方。前往拉布達鄰近村落時,更直接感受到緬甸人民的純樸。
記得第一個到訪的是「格丹烈」,全村900多人,如今只剩不到600人,村裡的孩子在臨時學校上課,而村落裡最重要的信仰中心,至今也只用油布臨時搭建,然而儘管如此,當人們看到來訪的客人時,大人孩子都迎上前來,十分親切友善,村裡年邁的長老也端出屋裡最好的水果邀請我們品嚐。

















在訪問居民之前,眼前所見的多半是尚待重建的房舍,或者如果有些居民人數較多的村莊,緬甸政府也只補建平均足夠全村四分之一人口居住的房舍,由家庭成員達五人者優先入住。
記得看到幾近破敗的景象時,請教翻譯是不是當地比較沒有所謂「清潔」的概念,否則為什麼風災已經過了五個月,還是到處可見斷垣殘壁?沒想到當地長老說,我們看到的已經是全村居民花了兩、三個月時間清理過的景象了。


 
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協助我們的船伕和當地的人們憶起風災,說到當時由於海水倒灌,引進大水,在長達十一個小時的風雨肆虐中,潮水一波波地向村落襲來,大水最高時漲至十二至二十英呎,約莫有四到六公尺高。
有人們爬到椰子樹上躲避,見潮水一漲便再往上爬一些,當天亮水退了以後,才發現自己已經高掛在椰子樹的頂端,就著僵硬的四肢,不知該怎麼回到地面。
  由於伊洛瓦底江的支流遍布各地,颱風帶來的豪雨和漲潮造成淹水,加上伊洛瓦省多屬平原地型,而且絕大多數的房舍都不牢固又依水而建,於是形成嚴重的災情;而在不識颱風威力又無處可躲的情況下,有些居民甚至想要搭乘自家小漁船逃走,於是造成部分村落幾乎全村居民都被水捲走的悲劇。


  在風災過後,許多村子裡的房舍、校舍幾乎全數被沖走(見右下圖,某村莊的校舍被大水沖走,如今只剩幾層階梯)。若是木造的建築物,搭上聯合國等國際救援組織捐贈的油布還可以勉強使用。
但因當地已進入乾季,在油布搭建的屋子裡居住和上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此外有些學校或者在舊校址附近找塊空地,排上課桌椅,便從六月份開學後上課至今。



不僅如此,由於海水帶有鹽份,使得當地的農作物受到嚴重的損傷(下圖可見龜裂的農田、乾枯和壞死的稻穀)。
農田和蓄水的池塘、井水雖然經過數次抽水處理,許多地方至今還是含有很高的鹽份。


除此之外,一般人家的漁船多半被水沖走或受損,漁獲量不如往常。
當地華僑說,風災後在拉布達地區倖存的水牛受到嚴重驚嚇,這幾個月以來,水牛只要一下農田後不久就暴斃。和往年相較之下,可以耕種的農民和水牛數量銳減,加上緬甸已進入乾季,但各地農田和蓄水池鹽份過高的問題尚未獲得緩解,因此明年農作物收成可能大減,加上短時間內不可能家家戶戶重獲漁船,因此伊省的農漁業狀況尚待復原。



緬甸每年的雨季在六月到九月之間,緬甸的人民都在雨季儲水,以度過十月份開始的乾季。今年因為災區各地面臨海水倒灌的問題,大量抽水後,可能很快要面臨飲水不足的問題。

  而此行在緬甸最常看到的就是古董車。不管在仰光市區、公路上、或是伊省各地,四處可見老舊的巴士和車上滿滿的乘客。
但最厲害的是不管車上的「沙丁魚」已經擠得多滿,只要有人還想上車,大家都會幫忙拉他一把。
  由於除了大都市之外,緬甸普遍路況不佳,許多地方都是石子路,沿途有許多童工和婦人在舖路;而正因為路況不好,「修車」的景象十分常見;就連我們也不例外。




  當地的孩子看到外人時,不僅面帶微笑,有時候會模仿我們說話的腔調,或像小跟班似的全程跟著我們四處訪問人家。
  由於進入乾季後的緬甸到處都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,就像圖中所見的孩子一樣,許多人們的臉上塗抹著天然的防曬品,白白的一圈一圈,形成特殊的景象。而在我們修車的時候,遇見一位主動來問候的牧羊少女,由於她對照相機十分好奇,我便用數位相機為她拍了幾張照片。
  除此之外,在這個虔誠信奉佛教的國度裡,也有許多人將年幼的孩子早早送到佛學院求學。一般家庭的男性成員在成年前至少必須短期出家一到兩次。



  在緬甸出差的十一天裡,因為許多合作單位的大力協助,使得我們的工作進行順利,加上緬甸民風純樸,跟當地的人們相處起來,即使有語言的隔閡,心裡卻經常感到十分輕鬆。還記得當飛機快降落在桃園中正機場前,看著燈光通明的夜景,心裡想的卻是不太願意回到繁華的都市......

  即使國際間面臨金融大海嘯所帶來的震盪,經濟明顯不景氣。可是看看緬甸的人們,沉默卻又堅毅地面對著人生;再回首看看自己在緬甸時所適應的生活和物質條件,不禁要反省:我是否夠珍惜身邊的人、事、物和生活中的各項資源;我是否在物質上還有過多的浪費;我是不是抱怨的時候還是太多?我還能不能再為這個世界多做點什麼......

 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;也與大家分享。







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

《諾獎大師新傳》百年後,他依舊不孤寂

林咸思推薦文章
拉研所第14屆所友暨所友會副會長











【聯合報╱李維國/報導】


出身南美哥倫比亞的馬奎斯被譽為「《唐吉訶德》作者塞萬提斯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家」,他1982年贏得諾貝爾文學獎,在國際文壇掀起魔幻寫實風潮,代表作《百年孤寂》熱度歷久不衰。
大師身世自然讓書迷好奇,馬奎斯寫過回憶錄《倖存者說》(Living to Tell the Tale),但到他二十八歲初登歐陸戛然而止;1997年,達索‧薩爾迪瓦爾(Dasso Saldivar)以西班牙文為他寫傳《回歸本源》,主力放在對照他的現實遭遇與小說情節,少碰觸傳主的內心世界。從缺多時,最近匹茲堡大學教授馬汀(Gerald Martin)獲馬奎斯授權執筆的英文傳紀《馬奎斯的一生》(Gabriel Garcia Marquez: A Life)終於問世,他費時十七年研究馬奎斯的一生,許多眾說紛紜的傳聞軼事終於水落石出。

馬汀替大師寫傳,不辭艱辛訪談三百多人,除了墨西哥文豪卡洛斯‧富安蒂斯(Carlos Fuentes)、差一點當上總統的祕魯一線名家尤薩(Mario Vargas Llosa)以及哥倫比亞詩人、小說家阿爾巴羅‧穆迪斯(Alvaro Mutis),還跨界找上古巴頭子卡斯楚、前西班牙總理Felipe Gonzalez與多位哥倫比亞總統。他更蒐集兩千多頁檔案文件、寫下六千多筆摘要,兩相比較,厚達七百頁的新書活像是生平簡介。
不快樂的童年造就大作家,但馬奎斯的淒慘讓人瞠目結舌。他幼時病瘦羸弱遭父母遺棄,十歲前由外祖父母扶養;和孤兒無異的處境與「痛苦不安的童年」使他害羞內向。新傳中娓娓詳述馬奎斯初見生母的激動,他對風流的父親(有十一個婚生子女、至少四個非婚生子女)更是鄙夷。外祖父去世,馬奎斯困在難言的悲痛中,「那年我八歲」。
他八歲開始讀《天方夜譚》,家族龐大也使馬奎斯自小聽說精采的奇聞異事,啟發過人的想像力。成年後正是哥倫比亞戒嚴與政治迫害荼毒的年代,他放棄讀法律,轉而投身成為勤奮的記者。跑新聞之餘寫小說,馬奎斯二十八歲出版處女作《葉風暴》(Leaf Storm),後來索性辭去工作返鄉寫作。原鄉孕育了馬奎斯小說中潛伏的憂傷,他花一年半狂放大膽寫出自傳體的鄉野異聞,當是一種「激進的治療」,就是1967年出版的《百年孤寂》。
《百年孤寂》引發搶購風潮,銷售數百萬冊,短短時間馬奎斯就成全球知名大作家,賺進大把鈔票。他成名其實也有點運氣,當時正是1963到1970年國際文壇的拉美作家「大爆炸時期」,讓他受西方主流矚目。他後續寫出更多叫好叫座的名著如《獨裁者的秋天》,國際政要如卡斯楚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,都與他結識交好;但馬奎斯從不以此自抬身價,他和普羅大眾走得近,宣布他獲諾貝爾獎時,哥倫比亞計程車司機狂按喇叭慶祝,像自家喜事。
「大爆炸時期」許多拉美文學當紅作家如馬奎斯和尤薩,不是流亡法國就是西班牙,成為好友。但尤薩和馬奎斯因故反目,1976年馬奎斯到墨西哥參加電影首映會巧遇尤薩,馬奎斯上前招呼,尤薩一拳將馬打倒在地。


這段文學公案真相成謎,外界傳言馬奎斯和尤薩妻子過從甚密。新書中評析,馬奎斯對妻子忠實,不像會勾搭人婦。如果不是文人相忌,政治立場也可能使好友漸行漸遠。尤薩調整左派思維,甚至偏右傾斜;馬奎斯始終醉心政治權力,堅持共產路線,儘管從未加入共黨。他也從未讓支持古巴政權的觀點主導創作,曾聲明絕不可能搬到古巴;堅稱自己小說都是「可怖的」真實。大師果然胸中只有藝術,馬奎斯說:作家的革命任務就是把書寫好。




本文及圖片引自: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REA3/4592888.shtml

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

淡江大學世界校友會









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所友張文馨

從台北到上海,趕上兩岸週末直航包機熱潮,拉研所第三屆的小雀和第五屆的文馨參加淡江大學世界校友會。各地校友、前後屆校友、不同系所校友,有男有女、有老有少,齊聚一堂,彼此交流,增長見聞。
心向母校之餘,仍不忘體驗上海風華。長樂路旗袍店、老夜上海餐廳、東方明珠塔、上海城市發展陳列館…… 當然,還有上海道地美食。

一六八的好運


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陳小雀

十一月除了是各大百貨公司的週年慶之外,也是淡江的校慶月。感謝文馨犧牲週末的休息時間,和我結伴到上海,參加十月一日的淡江大學世界校友會。在校友餐敘晚會上,文馨拿到編號一六八的摸彩券,果真「一路發」,獲得一只水晶紙鎮。
文馨有一六八的好運,也願拉研所的每一位師生、所友皆「一路發」。